世界周刊丨Tiktok打官司表明了维权的态度和决心
8月24日,抖音海外版Tiktok向美国加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控告特朗普政府之前签发的涉及该公司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的行政令违法。Tiktok在起诉书中表示:对于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利。
其次,行政令通篇使用“潜在”、“可能”、“据报道”等含糊表述,却没有提供TikTok对国家安全造成实际威胁、国家处于紧急状态的实际证据,不符合《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设定的授权前提;
8月14日,特朗普追加第二份行政令,要求字节跳动在90天内剥离TikTok在美国运营的所有权益,并称该行政令是基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调查做出的。
这是一项1977年通过的联邦法律,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在国家处于不寻常且面临极其严重威胁的情况时,无需经国会批准,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同时还可以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例如:限制交易、冻结或没收资产等。
引起最大风波的是在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刚刚上任就签署了名为《阻止外国恐怖分子进入美国的国家保护计划》行政令: 在未来90天内,禁止伊拉克、叙利亚、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利比亚7国公民入境美国, 被美国媒体称为“禁穆令”。
“数字欧元”不会取代纸币
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工作是审查商业交易并确保交易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如果该委员会对某笔交易产生疑虑,就会建议总统阻止它。
几天后,特朗普对TikTok发话。
行政令签署一周后,2017年2月3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罗巴特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了这份引起轩然大波的“禁穆令”。
(本报维也纳10月16日电 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焦授松)
截至目前,历届美国总统共援引该法58次,其中包括对伊朗、俄罗斯等国实施经济制裁,以及限制恐怖分子之间的资金交易。
尽管如此,欧盟实际上也为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做了准备。2018年,欧盟颁布《第五版反洗钱令》,并已于今年年初生效,该法令将加密货币业务与银行、支付处理、游戏等服务归为同一法律类别,并要求相关机构在所在国金融监管机构进行注册。这是欧盟为加密货币业务提供保护的一种形式,意味着银行不能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绝为加密货币或虚拟资产业务提供服务,未来欧盟内部的虚拟资产交易将更加便捷,银行业开展数字货币业务也会越来越普遍。这说明欧盟认识到未来数字货币发展的趋势和潜在的风险,因此提前建立相关法律框架来规范并监督私人数字货币的发展。
特朗普在三年多的任期内,包括对Tiktok发布禁令在内,共6次援引该法。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特朗普也曾援引该法命令美国驻华企业离开中国。
7月30日晚11点55分,就在距离该委员会法定审查期限仅剩5分钟的时候,外国投资委员会发表声明称:确信TikTok 2017年收购Musical.ly的交易会带来国家安全风险,但声明中没有提供相关证据。
在这份长达39页的起诉书中,Tiktok称,早在去年10月,就有美国国会议员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提议,要求对Tiktok于2017年对美国公司Musical.ly的收购交易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欧盟官方文件指出,“数字欧元”并非要取代纸币,而是作为纸币的补充,为欧盟公民提供更多的支付选择,提高金融普惠性。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兼工作组主席法比奥·潘内塔表示,发行“数字欧元”有利于支持欧洲经济数字化和欧盟战略独立性,以应对现金作为支付手段作用显著下降的局面,还可作为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降低常规支付服务风险,提升欧元国际地位,改善货币和支付系统总成本等。这在美国频频以美元作为武器,挥动“域外制裁”大棒对欧洲进行威胁的国际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而根据奥地利《标准报》报道,欧洲央行此番推出“数字欧元”的计划,主要目的是方便跨境金融流通,同时保障欧元区的主权和金融稳定。欧盟对“数字欧元”的设想是安全、高效、便捷、合法合规,同时能在欧盟公民中建立高度的信任感。
五天后,上诉请求被驳回,继续维持罗巴特法官的判决。
第三,《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明确规定,禁止行政行为阻止个人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而封禁TikTok却恰恰属于限制个人沟通交流及信息材料传输。
“我们怀抱诚意、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试图与美国政府沟通和解决问题,最终却收到了‘封杀令’。对于美国政府认为TikTok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立场,我们表示强烈反对。我们不会轻易起诉政府,但为了保护我们的社群、员工和我们自己,我们别无选择。”
执政3年多,他共签署了182份行政令,是近40年来,平均每年签署行政令最多的美国总统。其中有7份行政令被起诉。
2017年3月6日,特朗普修改了“禁穆令”,在旅行禁令中排除了有绿卡及签证的人群。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特朗普又两次修改“旅行禁令”,最终在2018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以5:4的微弱优势通过“旅行禁令”,才结束了长达16个月的司法之争。
欧盟对数字货币态度谨慎但有所准备
这份行政令随即引发普遍抗议。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人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越来越数字化,欧洲央行将确保人们信任欧元,使其适应数字时代。不过就目前欧盟数字货币的发展水平来讲,各成员国发展程度有较大差别,成员国在政策制定方面有较大自主权,各国适用的数字货币税法也不一样。例如,加密货币在德国有较好的前景,德国年轻人中加密货币的使用率较高。德国官方金融机构一方面在研究比特币投资方案,允许部分银行从2020年开始存储数字货币并开展数字货币托管业务;另一方面也将数字货币列为金融工具,个人只有经过官方批准才能从事相关业务。奥地利政府长期以来将数字化作为施政重点之一,对数字货币的监管较为宽松,不少数字货币领域初创企业都将公司设在奥地利,个别企业甚至允许使用数字货币支付其服务。而欧洲央行此番出台指导性文件,势必引发更多成员国对数字货币的关注。
对于这场官司,美国媒体CNBC评论说,尽管胜算不高,但能通过法律途径为自己争取更多更多时间,更多权益,更多谈判的筹码,便是这场诉讼的现实意义所在。同时,字节跳动也通过这一举动,表明了维权的态度和决心,向全球市场、向投资人、向用户传递信心。
目前,TikTok向联邦法院提出诉讼,也可能开启一场司法之争。
第二天,联邦政府上诉到美国第9巡回上诉法院。
尽管对数字货币的讨论依然在继续,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显然已经是难以避免的了。这一点欧盟也十分清楚,10月12日,欧洲央行启动了针对“数字欧元”的公共咨询,旨在广泛听取公众对数字欧元项目的意见,评估其需求,并将最晚于2021年年中由欧盟决定最终实施方案。
对此,TikTok在起诉书中表示:
TikTok临时全球负责人 帕帕斯说:我们不是国家安全威胁,我们有非常严格的数据管控。我们的团队建成了一个世界级的架构,首要和核心关切是保护我们的用户。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签署针对TikTok的行政令,所谓事实依据来自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法律依据则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
美国媒体曾笑称,特朗普执政有两大独门法宝:推特和行政令。
首先,行政令依据的《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对总统的授权过于模糊。
在针对特朗普政府的起诉书中,Tiktok就围绕《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的适用提出多点质疑。
直到今年6月,外国投资委员会突然启动正式审查。
法官有可能裁定在诉讼结果达成前,暂停特朗普对TikTok发布的禁令,联邦政府可以对此上诉,但至少能为TikTok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当然,相反的结果也有可能出现:联邦法院拒绝暂停对TikTok的禁令,TikTok选择上诉。
之后,Tiktok一直积极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提供相关数据及解决方案,但委员会却拒绝与TikTok的律师联系、沟通。
以此为出发点,欧洲央行为未来的“数字欧元”描绘了一个大致的蓝图。一是不管“数字欧元”使用哪种技术,都要严格与加密货币区分开来。因为加密货币没有能够承担责任的法人实体,因此也就很难保持价值并保护使用者的利益,这种特征决定了加密货币不适合作为主权数字货币,只适合在不受监管的风险投资中使用。二是在结构设计中有两个备选方案:要么采用“集中式自我管理”,即所有交易信息汇总到欧洲央行并由欧洲央行进行监管;要么与愿意接受监管的供应商合作,所有交易都必须在交易规则的框架内进行。三是高度重视数据保护。尽管目前“数字欧元”尚处于研发和测试阶段,但由于“数字欧元”未来很可能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因此在运用区块链技术时也将对数据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四是严格监管。出于反洗钱和打击恐怖主义融资的考虑,未来“数字欧元”很可能禁止匿名交易,必要时还将启动地理位置限制。
又过了两天,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称TikTok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将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国个人或实体与TikTok及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进行任何交易。
欧盟此前对数字货币总体态度比较谨慎,出于保护金融安全及保持欧元稳定性的考虑,欧盟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推出主权加密货币的计划,但对其他各国的主权数字货币计划保持密切关注。欧盟各国财长此前达成一致,在无法解决数字货币的风险以及建立法律和监督监管框架之前,欧盟内部不允许使用私有数字货币,也不允许任何成员国将引入加密货币写入其法律法规。
此外,TikTok还列出了特朗普行政令的其他三项违宪和一项越权,共计“七宗罪”。
不过,“数字欧元”的设想也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担忧。例如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数字欧元”很可能成为避风港,人们可能将资金从商业银行转移到欧洲央行支持的“数字欧元”中,从而威胁传统银行业的生存。也有人担心即便能够避免数据泄露或来自外部的数据窃密,但如果欧洲央行可以像监控现金那样监控“数字欧元”的使用,同样是对用户隐私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