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服贸会展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展览分为1个综合展区以及文化服务、冬季运动、金融服务、体育服务、服务机器人、国别和省区市、教育服务、5G通信服务8个专题展区。位于室外的省区市专区的展馆面积有3900平方米,共有23个省区市设置了展位,展示各自优质服务贸易企业、项目和发展成果。
总台央视记者 王宇:我走进这个展区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省区市把自己最优质的服务贸易的展品还有企业以及等等这样的好项目都汇聚在此。并且,各个展台和展区让我感到科技感十足、文化感十足,还有沉浸体验感十足。
董思涵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高中毕业于石家庄外国语学校。考入北大之前,她已经来过两次,一次是小时候参加作文比赛,第二次是去年的暑期学校,让她比较深入的了解了北大。
红星新闻记者从北京大学了解到,围绕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北京大学自身办学特色,2020年,北京大学首次实施强基计划招生,将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力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和基础医学等学科纳入强基计划方案,入选学科全部为第四轮学科评估A+学科。
据了解,深兰科技和九双新能源推出的AI加氢站通过了上海经信委的项目评审,未来将以上海为中心,围绕长三角快速部署。目前已经收到长三角地区包括苏州,无锡,南通,常州,扬州等地的投资邀约,深兰版“双能加氢站”将开创全国氢能源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先河和典范,
在校园迎新的第一站,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内,各个学院摆出了迎新的展位,放置了宣传标语、拍照的相框和背景板,以及吉祥物供新生拍照留念。来自石家庄的新生董思涵,正在将现场志愿者拍摄打印出来的照片,贴在学院的展示板上。
北京大学秉承“为国选才育才”的宗旨,开展了“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强基计划”学生实施全过程培养。通过“基础学科+多元选择”个性化培养体系、“1+X”导师制、“1+N”研究训练、“3+N”交流项目、打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培养的“3+X”计划等方式,着力培养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计划录取842人,国家扶贫专项计划录取190人
9月22日,在深兰科技举办的“智星时空—AI闪耀氢能源物流智能化之路”会议上,由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牵头,与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九双(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AI氢能熊猫智能物流车三方合作协议,就氢燃料电池车匹配、运行及市场推广、加氢站的建设以及人工智能赋能等领域开展落地合作。
在这个特殊的疫情下的开学季,北京大学也是做好了充足的防疫准备。北京大学总务部副部长张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迎接学生返校之前,学校首先储备了以口罩为代表的的防疫物资,在重点场所都安装了大通量的测温设备,对一些人员相对密集的食堂、宿舍、教学楼的消杀、限流工作做了一些安排。比如,人员密集的场所,进入必须戴口罩。师生生活工作场所要求做到一日三消杀。同时,北大食堂也推出了线上订餐、外卖送餐等11项防疫举措。学校在每个宿舍配备了防疫包,鼓励学生自己定期消杀。此外,校内办公楼、商超也都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的要求实现了人员轨迹管理。同时,为了防止秋冬季疫情反复,校医院牵头做好了相关应急预案,一旦学校发生有学生发烧的情况,先去校医院,一旦确诊,会启动相应隔离点。
来自浙江省柯桥中学的新生徐畅在高考和强基计划校测中表现突出,即将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开启全新学习生活。他这样描述自己对于北大生活的期盼。“强基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强基固本,强化基础学科的研究。我高中三年一直对物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一直渴望能够圆梦北大物院、投身物理基础学科研究,徜徉物理学的知识海洋。基于对物理学科深深的喜爱,凭借在物理竞赛方面的知识积累,再加上始终不放松各学科的全面发展,我如愿进入了燕园。兴奋之余,我也深切感受到了我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在北大,我必将再接再厉,不负青春韶华,不负师长们的殷殷厚望!”
张勇还谈到,在学生陆续返校后,学校还会组织多部门联动的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和垃圾分类工作。
红星新闻记者从北京大学了解到,2020年,北京大学共录取4326名本科新生,男女生比例接近6:4,与往年持平。今天现场报到的学生是3300多人,港澳台和留学生将会分批报道。
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同学出生于2005年,今年刚满15周岁。同时,今年共有4对双胞胎携手走进北大,开启新的学习生活。
“从那个时候就确立要考北大的目标,高三经历了一段非常刻苦的时光。今天第三次来到这里,终于有了一种如愿以偿的感觉。希望未来四年,能够珍惜这里学习的资源,遇到一群可爱的人,经历一些可爱的故事,成长为全新的自己”。
校本部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44.7%,文史类考生占比27.2%,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不分文理)占比28.1%。男女生比例接近6:4,与往年持平。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12%,包括维吾尔族、布依族、瑶族、锡伯族、黎族、仡佬族、羌族、土族、傣族、鄂温克族、拉祜族等27个少数民族。
智能加氢站全方位配套国际最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非氢能车的识别和禁入控制、自动无人加氢、车内活体识别、超声波气体泄漏无人监测、车温胎温以及超载的车辆安全识别和禁入控制、非手机的生物支付、车辆管理调度平台等人工智能科技,节约人工成本,更有效地提高安全保障,为新一代AI加氢站创造性地打造了人工智能和氢能深度融合的“双能标准”。
业内分析指出,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进场,AI技术成为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的助燃剂成为可能。其应用将大幅提高加氢站及燃料电池车运营的安全性,也将使得燃料电池进一步提质增效。AI行业与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及物流行业的结合,必将实现1+2>3,也必将是行业又一个里程碑。(完)
通过科学、严格的多维度考核评价,北京大学顺利完成2020年强基计划人才选拔工作,招收到了一批综合素质全面、基础学科扎实、坚定投身国家建设的优秀学子。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共录取842人,其中破格入围并最终录取学生309人。
红星新闻记者还从北京大学了解到,今年迎新季,北大资助中心一如既往地开通了“绿色通道”,对申请资助的困难学生进行一站式服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了几十项助学金,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需求。北京大学还建立了从入学、在校到毕业的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的“学生资助体系”,开展了“燕园携手”“燕园领航”等计划和特色项目,对受到资助的同学们提供持续的资助育人项目。
疫情之下:食堂推出外卖订餐,宿舍配备防疫包
据介绍,今年,北京大学继续通过国家贫困专项计划和“筑梦计划”,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提供政策倾斜,助力优秀学子实现北大梦,促进教育公平。2020年,北大校本部在全国共录取国家专项计划190人;筑梦计划规模进一步扩大,共有553人获得加分,其中108人考入了北大。
红星新闻记者 赵倩 吴阳 北京报道 部分图片来自 北京大学
根据合作,未来两年内,深兰科技将提供15个加氢站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三方还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将“氢燃料电池车、加氢站、管理平台”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向全国进行推广,实现合作模式的商业化运转。
今年最小新生15周岁,4对双胞胎携手进入北大
红星新闻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其中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2894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2818人、港澳台学生76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939所中学;同时录取了来自海外37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名留学生,以及100名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医学部共录取本科新生868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855人、港澳台学生13人);另录取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68人。
从明天开始,所有的观众都可以预约来进行参观,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亲自到展区里来看看这里最先进的文化服务贸易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