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级隐私计算技术服务商蓝象智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象智联”)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沙江创投和联想之星两家知名创投机构完成,链兴资本为本轮融资财务顾问。公司此前还曾获得万向区块链种子轮投资。
蓝象智联创始团队来自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头部科技或金融机构,拥有很深的行业实践经验和资源积累。公司核心产品已通过工信部和公安部认证,目前已被应用于多家银行、运营商和零售商业客户。同时,公司也在参与工信部等行业多方安全计算标准的制定。
今年4月份,奥特佳公司董事会秘书窦海涛曾表示,今年是汽车行业极为艰困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产销量大幅下降。尽管如此,特斯拉产业链和新能源车概念个股仍受资金热捧,今年上半年,受特斯拉概念异动拉升,奥特佳多次跟涨。
而在年初,蹭上疫苗热度的未名医药股价曾一路上涨,2020年1月初至6月3日,未名医药股价上涨约370%。不过在此之后,未名医药澄清其与新冠疫苗研制单位无股权关系,而未名医药股价涨势也因其信披违规、控股股东违规被点名等诸多问题被曝出而急转而下。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12时,两市共有1494家公司发布了2020年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约为38.35%。
在2020年上半年出现首亏的上市公司中,预计净利润亏损最大的是院线龙头企业万达电影和福建上市房企泰禾集团。二者都在公告中表示,业绩变动原因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
万达电影、泰禾集团响起业绩惊雷
其中,未名医药上半年股价涨幅高达293.78%。但其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业绩首亏,净利润约为亏损9998.15万元至亏损6665.43万元。
另外,预计亏损14.6亿元至亏损18.6亿元的泰禾集团则遭遇了疫情之下楼市骤然冰封的情况,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泰禾集团无集中交付的房地产项目。
这些公司业绩亏损但股价上涨
同样上半年业绩预亏但股价涨幅达到了129.21%的奥特佳,则是特斯拉产业链和新能源车概念股。
冰封、寒冬、冲击……今年上半年以来,这些词语伴随着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在多个行业的描述中。
据《电商报》了解,今年8月,阿里云宣布位于南通、杭州和乌兰察布的3座超级数据中心正式落成,陆续开放,将新增超百万台服务器,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带,加速新基建建设。数据显示,阿里云在全球22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其中规划建设了5座超级数据中心,分别位于张北、河源、杭州、南通和乌兰察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未来阿里云还将在全国建立10座以上的超级数据中心,支持新基建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中报业绩预减或略减的企业(注:净利润为正)共计336个,占总体的22.49%,集中在5个行业。其中,化学制品行业中预减或略减的企业数量占比最大。
疫情之下亦有药企被“误伤”
A股上市公司半年考成绩预测单最强解析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255家公司出现了首亏(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还有22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预减)。但同时,或许疫情给一些公司带来了机遇,32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预增),另外,96家公司迎来扭亏。
对于业绩变动,未名医药仅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导致公司业绩下降。
本轮的领投方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表示:“2B的赛道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其中数据相关赛道是2B众多赛道中最具有发展空间的,隐私计算是数据赛道的基础技术,我们非常看好隐私计算的前景,未来这个赛道的赢家一定是具备极强商业化落地能力,形成实质标准后将构筑极强的生态壁垒,而蓝象团队的综合实力无疑是业内比较领先的。”
记者统计发现,发布正面预告(扭亏、略增、预增、续盈)的公司仅占39.29%,发布负面预告(首亏、续亏、略减、预减)占比则达到了50.8%。
尽管在255家首亏公司中,大多数公司今年上半年股价都出现了下跌,但仍有62家公司一边业绩预亏,一边股价上涨。
疫情半年考之下,A股上市公司交出了与往年相差甚远的成绩预测单。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亮相,如何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解决数据孤岛问题,隐私计算被多个行业都视为颇具潜力的解决方式,特别是在金融行业。该行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也是数据需求密集型行业,其风控、营销等能力都高度依赖于数据的支持——无论这些数据是来自金融机构内部还是外部。
A股上市公司,作为行业中较为头部的企业,也面对着危机并存的挑战。
负面业绩预告过半,255家公司现首亏
预计上半年亏损15亿元至亏损16亿元的万达电影,在今年遭遇了近半年时间的线下影院停业,多部电影未能如期上映。
除了预告领亏两市的万达电影、泰禾集团,亏损金额排名前10的首亏公司中,还有另一家房地产企业,两家医疗服务类公司、一家光学光电子公司、一家石油化工企业、一家化学原料类企业、一家稀有金属类公司及一家畜禽养殖企业。关于公司的首亏原因,这些公司几乎都提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与业绩预告相对应的是,这些预计亏损至少超过3亿元的公司,上半年股价都为累计下跌。
截至7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盘点发现,沪深两市已有近1500家企业披露了中期业绩预告。其中,过半公司发布了负面业绩预告,但不乏有公司一边业绩亏损,一边股价猛涨。在危机并存之下,也有同期连亏6年的企业在今年逆风翻盘。
疫情之下,哪些公司业绩亏损严重?哪些公司能乘风破浪?又有哪些“黑马”公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