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00万公里+!天问一号多个载荷完成自检)
来自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的消息,截至8月19日晚23时20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距离地球约823万公里,状态正常。
“从0到1”,意味着“前无来者”的攻坚。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自信。从“两弹一星”到量子通讯,从探月工程到北斗导航,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表明,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永远留不下自己的创新印迹;只有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才能跟上乃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掌握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敢于挑战、敢于超越,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实现新跨越、抵达新境界。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让创新驱动的引擎更加强劲,我们就一定能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张博)
本文由游民星空制作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创新从来不是空中楼阁。“从0到1”,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仅需要智慧和魄力,更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我省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1999年就开始了新化合物丁苯酞的开发。后来,丁苯酞从上市到盈利连续5年亏损,石药都没有退缩,而是顶住各种压力,继续研究改进。如今,作为我国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丁苯酞2019年销售额突破55亿元。丁苯酞的成功和许多“从0到1”的突破一样,无不告诉我们科技创新绝非朝夕之功,必须长期钻研、坚持不懈。
3、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实现“从0到1”的突破,难度大、风险高、任务重。这一方面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耐得住冷板凳,专心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给科技工作者更多关心更多理解,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让他们放开手脚、自由探索,极大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2018年、2019年,我省主持完成项目连续两年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再次证明,有了肥沃的创新土壤,创新的种子才能茁壮成长。
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经济二季度同比增长3.2%,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长对于疫情肆虐的世界来说是一个“亮点”,这得益于中国政府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成功遏制国内疫情;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报道认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势头的恢复超出预期,得益于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大考,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今年以来,《外商投资法》落地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再次“瘦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外商投资法,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对在中国注册的企业要一视同仁,完善公平竞争环境”,展现了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携手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扎实行动。
“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引导经济全球化的走向,同样需要创新思路、积极作为。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5.8%和7.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近日公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系列举措。美国《哈佛商业评论》网站刊文指出,欧美国家要看到,中国在应对国内供应链挑战时,是其数字技术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转。“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而新的全球化将以开放合作和数字创新为基础,中国将发挥更大作用。”国际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加速壮大给予高度评价。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最后生还者2专区
原始创新是根本性、基础性的创新。在原始创新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才能衍生出相关的应用和产业,才会有之后“从1到N”的枝繁叶茂。“从0到1”的突破最为艰难,也最为重要、最有价值。18世纪,蒸汽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催生了第一次科技革命,让英国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相对论、量子理论、互联网等重大原始创新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也促使美国迅速发展壮大……“从0到1”的突破是创新王冠上最为璀璨的宝石,它不仅深刻影响着科技发展的走向,也深刻改变着世界发展的格局。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始终致力于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这是大国自信,也是大国担当。中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将不断增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能力,也将为世界共同发展繁荣创造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
7、使命召唤:现代战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对世界各国人民而言,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是普遍期待。今年6月举行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部长级视频会议,与会各方决定致力于年内签署协定;同月举行的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双方领导人一致认为,今年应克服困难,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以显示双方推进中欧关系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雄心。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仍在演变发展。战胜危机,尤其需要各国推进互联互通,开展创新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勇气默示录2 终结次元
8月19日晚22时20分起,环绕器上火星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等载荷依次完成自检,确认设备状态正常。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科技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
其中,中、高分辨率相机后续将负责对火星表面成像,开展火星表面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研究;火星磁强计后续主要负责探测火星空间磁场环境;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则用来分析火星矿物组成与分布。(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王世玉)
“从0到1”的突破,带来的往往是重要的核心技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无数事实表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的。2019年,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我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不断升级,企图切断华为通过商业渠道获取芯片的能力,这反映出的正是我们在芯片领域核心技术上的短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避免在关键领域被“卡脖子”,是尤为紧迫的一件事情。